以前看到許多類似的文章,說的是高考語文、英語的作文答卷。這些答卷卷面整潔,沒有任何勾畫的痕跡,文字大小均勻,書寫端正,全都采取標準的仿宋體,就像印刷體,令人耳目一新,給人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。試想如此的文章分數(shù)會低嗎?
以前我們常常說,字如其人,字是一個人的臉面。卷面就像人的臉面,寫字正確如五官立體,寫字美觀如人有美貌??梢妼懽质且患貏e關鍵的事。
伴隨電腦、手機進入日常生活,或許除了在校學生學習以外,寫字的機會變少,這導致很多人都逐漸出現(xiàn)提筆忘字。如今的人們好像已經(jīng)逐漸不再把寫字當成一回事。
但是,寫字一直是我們的一種能力,尤其是在大家都不注重寫字的情況下,這種能力就看起來更加重要和必要。
一、正確
文面,就是文章卷面的表現(xiàn)格式。人要臉,樹要皮,寫文章也一定講文面。
文章是書面語言,書面語言要靠文字來記錄,來表述,文字是記錄的符號,是構成文章的材料。所以寫文章就要注重寫字。
寫字,首先要實現(xiàn)正確,不寫錯別字,不寫不符合規(guī)范的漢字。
郭沫若先生以前告誡我們:“培養(yǎng)中小學生寫好字,未必要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,總要把字寫得符合標準,比較端正、干凈、容易認。”
把字寫正確,是寫字的前提條件。養(yǎng)成如此的行為習慣有很多優(yōu)勢,還可以令人細心,容易集中注意力,養(yǎng)成意志力,擅于體貼別人。
那些寫字草草了事,粗枝大葉,獨斷專行的人,最容易誤事,也最容易令人誤解。
雖然目前很多人都在用電腦或手機寫作和交流,甚至有些人用語音寫作,但無論采取怎樣的方式,都一定把字寫正確,盡能夠減少錯別字。
有些人文章錯別字連篇,無論你內(nèi)容有多好,看到這些錯別字,就會無形之中減少文章的品質(zhì),這一點需要受到高度重視。
用字準確的唯一標準,就是所用字詞一定符合現(xiàn)行的詞典和字典。只有使用符合標準的字詞,才可以確保用字的準確性。
一定不要自己去創(chuàng)造詞匯,或者使用一些無厘頭的網(wǎng)絡熱詞。這些熱詞或許在口頭表述時或者自我娛樂時能夠使用,但在正式場合,在書面語中,最好避免使用。由于這些并不符合漢字的使用習慣。
二、端正
在正確的基礎上,寫字還要更加實現(xiàn)端正。
所說的端正,就是要實現(xiàn)字體整潔清晰,不馬虎,不潦草,使人一看就懂,看了一眼就知道究竟是什么字,表達什么意思。
端正的字,就是要實現(xiàn)筆畫清晰,間架勻稱,排列整齊,行列均勻。
有些人寫字太草率,字跡潦草,滿紙涂鴉,無法分辨。他們完全沒給別人著想,寫的字只有自己可以確認,不管別人費了多少工夫去認他的字,導致別人看了三遍五遍也看不清楚是什么字。
有些人寫字東倒西歪,缺胳膊少腿,不成字形。有些人寫字龍飛鳳舞,橫出旁斜,字體不標準,錯字連篇。
有些人寫字比較馬虎,每次一直是胡亂寫完了事,因為寫得太過于夸張,過了一段時間連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寫過的字。
這些寫字方式,假如只是自己看也無可厚非,假如要給別人看,就一定要注意一定寫得清楚明了,容易讓人辨認。
過去醫(yī)生開藥方就是這樣,他們寫的字一直是讓我們這些外行看得摸不著頭腦,不清楚究竟寫了些什么。如今大部分醫(yī)院都通過電腦開處方,這樣我們才真正弄清楚他們究竟開的是什么藥,如何正確用藥。
可見,把字寫端正是一件特別關鍵的事。

三、美觀
把字寫正確、端正后,還要盡量做到美觀。
美觀是一種視覺效果。漢字是形象性極強的表形表意的方塊文字,寫得好,不但可以確切地表述意思,還能給人一種形象的美感。
書和畫是相通的,古人把詩、書、畫三者稱為姐妹藝術。“橫豎如骨骼,撇捺如手足,點勾如耳目”,是前人對漢字書寫體態(tài)美的形象比喻。
寫字可以隨意上手,做到一般要求也比較容易,但想要做到美觀的效果就比較困難了。
楷書是漢字的正體,需要一筆一畫、規(guī)規(guī)矩矩地寫。學寫字最好先從楷書學起,有了楷書的基本功,再進一步學習行書和草書。
楷書基礎沒有打好,就急于寫行書和草書,是造成書寫字跡潦草,寫字不標準的一個關鍵原因。
楷書如立,行書如走,草書如奔。學寫字要先從學“立”入手,然后再學“走”,學“奔”。
假如立不穩(wěn),就亂走狂奔,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。
那些高考中卷面整潔、字體美觀的卷紙,總能得到判卷老師的青睞,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。
設想一下,在這樣巨大的壓力,這樣緊張的狀態(tài)下,這些考生還能特別冷靜、認真,一筆一劃地寫出這樣美觀、就像印刷體的卷紙,需要怎樣的定力,又反映了怎樣的品質(zhì)。
如今,盡管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,但還是有很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寫字的必要性。
他們不但自己開始練字,還特別注意培養(yǎng)孩子們認真寫字,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督促他們開始練字,不是為了把孩子培養(yǎng)成書法家,而是想讓他們從小就寫好字,讓他們終身受用。